克劳迪奥·阿巴多
克劳迪奥·阿巴多演员
Claudio Abbado
巨蟹座
1933年6月26日出生于意大利,米兰

克劳迪奥·阿巴多,意大利指挥家。1933年6月26日意大利米兰的一个音乐世家。早年在米兰音乐学院跟随父亲学习钢琴,后来进入威尔第音乐学院主修钢琴、作曲,并随指挥家沃托(A.Votto)学习指挥。毕业后赴维也纳深造,1955年在萨尔茨堡师从古尔德(G.Gould)学习钢琴,后在梅塔推荐下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随斯瓦洛夫斯基(H.Swarowsky)学习指挥。1958年参加在美国唐格尔伍德举办的库塞维茨基指挥比赛(Koussevitsky Competition),获一等奖。 两年后,应邀参与纪念斯卡拉蒂诞生300周年音乐会,首次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登台指挥演出。他组建了米兰独奏家室内乐团,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63年赴纽约参加第一届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比赛(Mitropoulos Prize),荣获第一名。在一个乐季中担任纽约爱乐乐团的伯恩斯坦的助理指挥。 196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卡拉扬认识了他,邀请他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中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马勒《第二交响曲》,这次成功的演出奠定了他在国际乐坛的地位。 1968年首次在米兰著名的斯卡拉歌剧院(La Scala)指挥演出贝利尼的歌剧《凯普莱特与蒙泰古》,由此获任歌剧院首席指挥(9年后升为音乐总监)。在此后的18年中,他大力扩充演出剧目,除传统剧目外,还指挥了一系列现代歌剧。同时他率领该院赴慕尼黑、维也纳、伦敦、华盛顿、巴黎等地演出。此外他还经常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爱丁堡音乐节、柏林音乐节和佩萨罗音乐节上担任客席指挥。 1971年阿巴多与不设常任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签约,此后曾带领乐团展开了一系列的世界性巡回演出。1979年接替普列文出任伦敦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在1983年至1986年期间担任该团的音乐总监,曾带领乐团赴世界各国演出。 1984年首次指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威尔第的歌剧《西蒙·波卡涅格拉》,1986年,出任该院音乐总监。在维也纳,他指挥演出的贝尔格《沃采克》、罗西尼《意大利姑娘阿尔及尔》等作品,反应热烈,好评如潮。1987年被委任为维也纳城的音乐总监(Generalmusikdirektor of the City of Vienna),对维也纳所有的歌剧院、音乐厅和音乐节的演出拥有最高的权力,打破了以前只有奥地利人任该职的惯例。 1989年卡拉扬逝世,阿巴多被柏林爱乐乐团选为第五任音乐总监,事业达到高峰。1998年,65岁的阿巴多宣布,2002年将离开柏林爱乐。 阿巴多最初是歌剧指挥,后来则主要指挥交响乐,曲目十分广泛,他对罗西尼、威尔第等意大利作曲家的歌剧,演绎尤为出色,同时他也擅长德、奥、俄的交响乐以及现代作品。自70年代开始,阿巴多录制了大量录音,主要由DG、EMI、Sony发行,包括贝多芬、马勒、门德尔松、舒伯特、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等作曲家的交响乐全集。 阿巴多的指挥具有意大利风格,较为传统,忠于原作、注重细节,同时明快流利,富有生气,不乏热情,善于抓住音乐中最本质的东西。但一些作品也被认为缺乏个性。他指挥时他通常不看谱,认为这样可以使他跟团员的接触更紧密。排练时比较沉默,很少作口头解释,认为凭手势、眼神即可传达他想的东西。他说:“指挥应该研究作曲法,会演奏乐器,具备良好的节奏感及音感,熟悉人们的心理,还要有好记性。而最重要的是他必须有为音乐献身的热情……还应当理解及尊重那些个性有别于自己的演奏家及歌唱者。” 为了表彰阿巴多在音乐上的卓越贡献,许多国家都给了他很高的荣誉,诸如意大利最高荣誉奖 Gran Croce,德国音乐最高荣誉 International Ernst von Siemens Music Prize,维也纳爱乐荣誉指环、桂冠指挥,法国文化部勋章,英国皇家歌剧院歌剧奖,国际马勒协会金质奖章,剑桥大学荣誉学位等。

他的作品(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