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赫
徐赫导演 | 编剧
He Xu
出生于中国 江苏 南京

徐赫,中国电影导演,毕业于多伦多大学电影学系。他的电影因一贯地融合了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精神内核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美学理念,而被普遍认为是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拥有如梦似幻般叙事时空的、本质上讲述迷失与寻找的艺术表达。“万物的运动、永恒的此刻、大地的成长” 是徐赫电影里不变的主题。同时,他作品中对于电影语言和结构的不懈探索、对当前时代精神的精准提炼、饱含人文主义情怀的创作视角,都让世界影坛开始关注到这位来自中国的新锐导演,以及他未来将带给电影的更多可能性。他执导过多部剧情短片电影,如《屋顶》、《午夜》、《镜子》等,其中已经公开的作品曾在国际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斩获佳绩。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电影《飞向星空》讲述了一个青年在梦境与记忆的交错之间苦苦焦灼,并最终于命运的洪流之下恍然觉醒的故事。这也是他 “命运三部曲” 中的第一部作品。作为一名影像风格独特的导演,徐赫的电影具有充沛鲜活的生命力和富有灵性的表现力。他的电影聚焦于人内心深处最为隐秘的情感和思绪,尤其关注人物在涌动着的命运之下最为本真的自处,并同时不断地寻找、开拓用于阐述时间与空间的电影语言,由此探讨个体的存在与自由在时间维度上的辩证关系。其电影中对于人物内在之主体性、精神之超越性的关注也使得外界常常将他的影片理解为一种具备抽象哲思的诗性表达。徐赫对于所创作作品中的影像有着一脉相承的风格化处理。其中,最为鲜明的两个特点是,似 “幽灵” 一般流动、飘浮的移动镜头,和以人物情绪之逻辑为主导的对于时间、空间的多层次跳跃式剪接。正因如此,徐赫的电影经常给观众以一种跟随着人物在时空中来回自由穿梭的诗意化体验,这不但为其在情节性的描写和意识流的抒情之间的反复切换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使得梦境和记忆这两个元素在他的电影世界里拥有了更多叙事和表达上的可能性。不仅如此,徐赫的电影还具有一种融合了东西方美学理念后而形成的独特美学风格。他的作品着重使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处理方式,例如对自然环境、自然现象、自然光线、自然声音以及自然元素的灵活运用都是他影片里常见的处理。而在电影艺术的美学方面,徐赫深受美国导演泰伦斯·马利克和意大利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影响。因此,他的电影里总是包含着灵动的、或伴随人物,或自由飘动的移动长镜头,以及与背景环境形成强烈反差却又在精神层面正经历着相同反差的、迷失着、游荡着的人物。徐赫对于当代社会中的都市生活有着细致的观察,其电影作品无一不体现着他对当前时代精神私人化的视角和把握。当外界讨论徐赫的电影时,经常提到的是其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一种观感,即一种寻找的感觉:寻找梦中的人、寻找遗忘了的记忆、寻找意义或是寻找心底的本真等等。而这种寻找的状态正是被徐赫放在了他所看到的时代背景中,才产生了与我们当前的生活极为相关的情感体验和现实意义。

他的作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