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电影 > 贝尔格 歌剧《沃采克》
贝尔格 歌剧《沃采克》海报封面图

贝尔格 歌剧《沃采克》

Berg: Wozzeck
音乐 / 剧情
1996德国上映 / 102分钟
看过看过
简介

德国作家和思想家毕希纳(Georg Büchner)在1837年,24岁上得热病死了,留下字迹潦草的剧本手稿——《沃采克》(Woyzeck),后人把这些凌乱的草稿整理出来,连剧名都搞错了,把Woyzeck误为Wozzeck,之后一错再错,一直错到贝尔格,他在1914年看了维也纳首次演出《沃采克》,下决心把它谱成歌剧。战争爆发,打乱了作曲家的计划,一直到1922年,他才正式完成全剧。指挥家赫尔曼·谢尔欣(Hermann Scherchen)先搞了一个音乐会的节选版,1924年在法兰克福首演。1925年12月,埃里希·克莱伯在柏林国立歌剧院首演了《沃采克》歌剧版。最早一批演出《沃采克》的城市中包括列宁格勒(1927年),斯托科夫斯基在1931年指挥了美国首演,费城。埃里希·克莱伯1932年第二次制作《沃采克》,成为该剧在第三帝国前夕的最后一批演出,希特勒上台后,贝尔格的音乐连同该剧都被封杀,在德国重见天日要等到战后1948年。该剧的第一个商业录音是1951年米特洛普罗斯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录制的。第一个录音室录制发行于1965年,卡尔·伯姆指挥,菲舍尔-迪斯考演唱剧名主角。 贝尔格的《沃采克》虽然是舞台戏剧作品,但具有异常严谨的纯音乐结构。三幕构成ABA形式。 第一幕为呈示部,引入五个性格人物(主题),分为五场,一一呈示他们和沃采克的关系: 第一场:(组曲)上尉与沃采克,上尉责骂沃采克没有道德感; 第二场:(狂想曲)沃采克与朋友安德列,沃采克产生灾难幻觉; 第三场:(进行曲与摇篮曲)玛丽与沃采克; 第四场:(帕萨卡里亚)医生与沃采克,沃采克是医生研究病例的实验品; 第五场:(回旋曲)军乐队长与玛丽通奸。 第二幕是五乐章的交响曲,也可视为整个ABA大结构的戏剧发展部: 第一场:(奏鸣曲)沃采克疑心玛丽不贞; 第二场:(幻想曲与赋格)上尉与医生暗示沃采克,玛丽与军乐队长有染; 第三场:(广板)沃采克与玛丽的争吵; 第四场:(谐谑曲与两首三重奏)酒馆与广场,沃采克监视玛丽与军乐队长跳舞; 第五场:(引子与回旋曲)军营,军乐队长侮辱沃采克。 第三幕灾难与尾声,是一系列构筑在单一乐思上的六首创意曲: 第一场:(主题创意曲)玛丽安抚幼子,读圣经末大拉的故事; 第二场:(单音创意曲)沃采克在池塘边谋杀玛丽,场景音乐构筑在B音上; 第三场:(节奏创意曲)沃采克回酒馆,被人发现满身血迹,被迫逃走; 第四场:(六音和弦创意曲)沃采克回池塘寻找凶器,淹死。医生和上尉路过。间奏曲是一个d小调的创意曲; 第五场:(有规则的颤音创意曲)沃采克和玛丽的幼子若无其事地玩耍。 这个录像版本为1996年德国法兰克福歌剧院的制作,Sylvain Cambreling指挥,舞美设计和人物形象塑造都采用抽象手法,效果极为出色。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