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电影 > 鬼子进村
鬼子进村海报封面图

鬼子进村

剧情 / 喜剧 / 战争
2015中国大陆上映 / 60分钟
看过看过
简介

河南省 许昌县 灵井镇兴源铺村一群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依据本村发生在抗日时期的真实故事,自编、自导、自演、自拍了一部60分钟的“ 贺岁片”《鬼子进村》。50岁的农民赵兰卿既是该片的总导演,也是剧本作者之一。他过去是乡宣传队的演员,2004年他曾拍摄了一部短剧,演员都是村里人,乡亲看了都觉得挺有趣,挺过瘾。《鬼子进村》的剧本写于2004年11月,共有1万多字。修改两遍后,乡亲们仍不满意。剧本是在1945年大年初一小股日军占领兴源铺村这一史实基础上加工、改编而成的,赵兰卿想通过此剧, 让包括他在内的后辈不忘历史,爱国爱家。他感到“故事细节不太理想”,赵兰卿只好请在 河南中医学院读书的侄子赵雪刚帮忙。赵兰卿还 向村里的老人了解当年的情况,认真修改剧本。在试拍中,83岁的楚长法一直坚守在现场,他是村内年龄最大的老人,也是该剧的“军事顾问”。老人曾亲历过日本入侵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可以为该剧的一些细节把把关。摄制组的道具:10枝步枪、10枝短枪、10颗手雷、4颗 手榴弹、1挺 机关枪、1门 迫击炮、1把老 军刀和11套日本 军装。这些道具除日本军装和道具步枪是购买和仿做以外,其他都是村民自己动手做的,迫击炮由一个圆 纸筒和一个木制三角架组成,手雷也是木制的。摄制组演员有30多人,多是村内舞狮队队员或文艺队的演员,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12岁,每位演员都不要一点报酬,全是自愿的。村里的群众对这些人拍电视剧的事很感兴趣,也很支持。尽管条件简陋, 赵兰卿很快进入导演的角色。在物色演员时,赵建成被村民公认为最适合演 反面角色——赵建成的面相确实“不像好人”,每次他在村口公路边搭车, 售票员都会提前大声 咳嗽示意乘客们捂 好钱包;2006年11月,《鬼子进村》剧组成员受邀去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在火车上睡不着觉的他在车厢走廊里来回转悠,结果被便衣民警跟踪了一个多小时,后来还是赵兰卿起来给他解了围。除了赵建成,另一个被村民公认“演技好”的是马红旗,他在剧中饰演日本军官,虽然36岁的他所会的“日语”只限于电视上听来的“米西” 等词。拍完电影后,马红旗在村头公路边开着一家 马家饭店,店里墙上悬挂着大型《鬼子进村》宣传照,还有他与 央视主持人崔永元的合影。“窗户”被打开的还有郝世闯。郝家在离兴源铺村不远的泉店村开有附近的一家影楼。懂技术的郝世闯便担当了《鬼子进村》的“制片人”,在他理解,自己负责 后期剪辑制作,就是“制片人”。拍完电影,邻近村镇找他拍结婚录像的越来越多,郝家的摄像机由2005年的两台发展到的5台。说起这些变化,郝世闯的父亲郝万年掩不住满脸的喜悦。不少媒体在专访节目中播放过的片断,以及在村里村外流传的光碟,都是《鬼子进村》下集的内容,总共不过 60分钟。《鬼子进村》自2005年11月16日开拍,到2006年8月底封镜,先后参演人员有50多人,全集总共100多分钟,并且“上集比下集精彩得多”。当时, 中央电视台以及 凤凰卫视的记者来采访,急着要碟子,碰巧下集正好拍完,带子就在机器里,就草草刻了一盘。第一盘碟一刻出来,小村立即引来了全国各地的记者,“最多时一天接待了17家媒体的记者,村里跟赶会一样,到处是人”。前来采访的人都想看看农民拍的电影是啥样,要碟的人太多了,刚开始是白送,但后来实在是送不起了,就收费,一盘收10块钱,还要有 赵兰卿的条子,郝世闯才给。最后,碟子紧俏到了村子附近有卖“ 盗版碟”的程度。伴随着《鬼子进村》知名度的一再提升,要求购买这部影片版权的人也越来越多,据传,有一家公司甚至出资好几万元。

短评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