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毓秀》拍摄历时3年,主要记录了声乐家郎毓秀晚年的生活境况,日常生活中的怀念、愿望和幻想。人生是短而长的,郎毓秀面对镜头回顾了个人的历史遭遇、1930年以来的音乐界轶事和声乐教育等人生所经历内容。记忆对精神生活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影片不仅是一份极为珍贵的口述历史影像文献,也实现了个人记忆与历史叙述的幽暗关联。 1935年,16岁的朗毓秀便与上海百代公司签约录制了几十张唱片,也为费穆导演的《天伦》等电影代唱,成为当时有名的代唱歌手。从1930年代开始,她先后就读于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比利时皇家音乐学院和美国辛辛那提师范学院。当她与丈夫肖济1948年由美国返回大陆时,其父摄影家郎静山已随国民党政府赴台。直到33年之后的1981年,郎毓秀才得以与郎静山再相见。2012年7月7日,郎毓秀病逝于四川成都,享年94岁。一个人的记忆不会消失,而是以断续的方式在影像中存在。 人物简介: 郎毓秀(1918.11.04~2012.07.07),女,1918年生于中国上海,祖籍中国杭州。中国女高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2001年,获得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最高荣誉——终身荣誉勋章获,被声乐界誉为“中国四大女高音”之一。其父是世界闻名的摄影大师郎静山。 郎静山(1892年06.12~1995.04.13年),浙江兰溪人,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郎静山创立的集锦摄影,在世界摄坛上独树一帜。一生酷爱摄影,共有1000多幅次作品在世界的沙龙摄影界展出。曾经获得美国纽约摄影学会颁赠的1980年世界十大摄影家称号。他是以中国绘画的原理,应用到摄影上第一个人。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