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最后的心事》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时代需要沉得住气的电影
2024年5月30日,青年导演龚洵编剧执导的电影《最后的心事》研讨会在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由西安市作家协会、长安大学人文学院、西部电影理论及创作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省市著名学者、文艺评论家、片方主创代表、长安大学师生代表、权威媒体机构等4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电影故事情感表达、影像创作、人物塑造等方面深入交流探讨,肯定了《最后的心事》是一部内容贴近生活、情感表达真挚的电影.
长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杜智民教授主持会议并向在场人员介绍了长安大学及人文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及师生情况,他对2013级校友龚洵近年来在电影创作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表示祝贺,并对未来的创作之路寄予深切厚望。
现场观看电影后,专家学者讨论热烈、交流深入,给予了《最后的心事》高度评价。
著名学者、评论家商子雍:“电影在人物塑造,故事情感表达上真实的,小人物的亲切感体现了大变革时代普遍性的情绪!”
知名编剧、一级作家杨争光:“影片结构还是比较讲究的,最好的是,这部电影在写不容易的时候不卖惨,每一个段落都把握的比较好,电影看起来很朴素,但是有诗意东西在里面。”
西安市作协主席穆涛:“我喜欢这种调子的电影,一切都往回收,在我们今天这样的时代中,应该有这样的电影,沉得住气的电影!”
陕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张艳茜:“片子的信息量很大,在表达这些信息量时这部片子写的是很深刻的,在缓缓叙事的表面,情感其实是暗流涌动的。”
西安市作协副主席高亚平:“可以看出来龚洵导演很用心,影片反映的生活很真实,语言平实。”
西安市作协副主席袁国燕:“影片静水深流,把时代犀利的东西表达出来,让人共情。”
西安市作协副秘书长蒋书蓱:“该影片反映的是当代社会的一种集体记忆,是一部很有现实意义的好电影。”
西安市作协副秘书长冉学东:“画面唯美,节奏把握得当,故事脉络也非常清晰,叙事非常抓人。”
陕西师范出版社编辑舒敏:“是一个很感人的影片,从不美好到美好的回归,影片里的台词很经典,让人一下记住。”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电影行业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裴亚莉:“影片对于生活日常呈现的美学自觉,不是没有训练没有想法的人偶然拍成,这是一部非常有生活经验、情感经验的电影。”
西北大学教授巩杰:“影片在张弛有度,循序渐进的节奏中去表达情感,这个很好。”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黎荔:“影片留住了乡愁和记忆,留住了家族史和乡村史,我觉得影片已经很成功了。”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马聪敏:“龚洵对电影的热爱真诚、朴素,心事的视觉化是比较困难的,电影里交通工具的变化使影片的结构、节奏变化比较明显。”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张蓉:“影片情感细腻,生活细节丰富,父女那些临时的决定给了我们一种惊喜。”
陕西省电影行业协会副会长、西部影谈主编张也奇:“把返乡这样一个很热的题材讲述的很新颖,主题上传递了中国人内在的人性美好。”
长安大学教授孙希娟:“能够选择这样一个家庭伦理题材是很有责任的,整体故事架构非常好。”
《最后的心事》编剧导演龚洵在研讨会现场分享了电影的创造心路历程。“我是一个特别有家乡情怀的人,回想我第一次离开故乡,是18岁,那时我坐着火车来到西安进行艺考培训,后来在西安上了大学,从此开启了我在异乡生活的轨迹。在我身边,像这样的城市“新”市民还有有很多很多,他们因为各种原因离开故乡定居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他们在城市生活立足,然而背井离乡的感受以及家族亲情的割舍却让他们心中的苦闷难以言说,特别对于那些离开故乡的老人,他们的感受可能更加强烈,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普通中国家族找回亲情找回根的故事。”龚洵导演说。
《最后的心事》总制片人陈鸿昌:“电影的拍摄横跨四地2000余公里,主创团队历经艰难,秉持着最大的诚意,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部从视觉上震撼,从内容上走心的电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后半段那些治愈的乡村美景,一定能让观众大饱眼福!”
《最后的心事》监制、制片人赵德峰:“《最后的心事》是一部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电影,是一部跟当下普通群众生活紧密联系的电影,近期我们团队在做一些相关的街采短视频,在问到关于《最后的心事》主题相关问题时,那些随机找寻的老人、年轻人、孩子,他们总能真情流露的去描述特别真实、动人的感受。所以我们相信,在《最后的心事》和观众正式见面后,一定能够引起更多人的情感共鸣。”
电影《最后的心事》围绕“故乡”“亲情”核心意象建立返乡的叙事模式,讲述了一位与子女同住在南方城市的老人返乡寻亲的故事,通过和兄弟姊妹的探访过程,描绘了一幅流动的中国社会景观,承载着社会集体记忆和情感。据悉,该片即将于2024年下半年在全国院线上映,让我们共同期待。
相关影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