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电影 > 资讯正文

很明显了,今年日剧最佳

虹膜
 900 次阅读

刘起

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坂元裕二的铁杆粉丝,在春季中段,我一度倒向了金子茂树,觉得《短剧开始啦》似乎更胜一筹,并由衷赞美金子茂树集大成的叙事技巧与对失败者的温柔宽厚。


《短剧开始啦》

然而,当《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以一种突如其来的故事走向展开后半段情节时,我松了一口气,坂元还是坂元啊。

 

第10集,当坂元裕二用一个没有结局的轻松结尾为这部剧集划上一个干净利落的句号时,就仿佛忽然放下笔,伸了个懒腰说,先写到这儿吧。这不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也不是一个留下期待的开放性结局,这是一个拒绝终结的结局——故事从生活流中突现出来,继而又消失在生活流中。

 


《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

《短剧开始啦》是一个从各个层面看都非常标准的好故事,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人物内心成长、故事结构、看似松散的细节,无一不是经过高度精心的设计,整个故事看似平淡,实则无比精巧。

 

相比之下,《大豆田》似乎处处都显得太过随意、没有章法——故事没有主线,人物缺乏动机,人物关系似乎也缺少现实依据,故事走向更是天马行空。有一些批评意见认为这部剧堆砌细节、内容空洞、只剩下金句和小趣味。但果真如此吗?坂元真的江郎才尽或者失手了吗?

 


恰恰相反。我觉得这一切看似失误之处,其实都是坂元有意为之,《大豆田》是坂元在自己喜欢的那条道路上又往前走了一步,看似任性,内里却有着他的全部坚持。

 

那么,作为一个没有章法的故事,《大豆田》在何种意义上能成为一个好故事,甚至超越那种标准「好故事」呢?

 


不按套路出牌——非典型四人关系

 

熟悉坂元作品的观众都知道,他其实特别擅长写一种A女-B男-C女-D男的四人模式,这也是偶像剧一种经典的人物模式。从《东京爱情故事》的莉香—完治—里美—三上,到《最完美的离婚》的结夏—光生—灯里—谅,再到《追忆潸然》中扩展为三男三女,以及索性在片名就告知了人物关系的《四重奏》。

 


《追忆潸然》

可以说,坂元裕二几乎把四人关系写到了极致。无论是三角恋、四角恋、多角恋还是全员单恋,混乱复杂、纠缠暧昧的四人关系,就是坂元裕二爱的方程式。也许无解,但提供了足够多样的情感关系与足够有效的情感强度。

 

但到了《大豆田》,坂元却设置了一个荒诞喜感的四人关系。大豆田永久子女士与三个前夫——A女-B男-C男-D男。这是一个无法构成交叉关系、因此似乎也很难建立冲突的人物关系图。


这也是一个特别不写实甚至有点狗血的四人关系。看预告片时,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会是个什么故事?我们当然相信坂元不会写一个女性在三个男性之间摇摆的玛丽苏故事,但坂元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设置了如此奇特的一组人物关系呢?

 

故事开始没多久,三位前夫遇到三个暧昧对象,变成了A女-B男-E女-C男-F女-D男-G女的七人关系。这种混乱的七人关系,完全可以做成一个情感修罗场,然而,坂元只是漫不经心地推进三位前夫各自的情感线,虽然前夫二号和前夫三号对大豆田似乎旧情难了,但也只是单向的,大豆田并没有与三位前夫建构起实质性的人物关系,既没有冲突也没有纠缠,她就像一个游离基一样悬浮着。

 


与此同时,坂元也耐心勾勒出大豆田永久子作为一个独身事业女性的全部人际关系,与叛逆女儿的,与闺蜜的,与同事的,与父亲和继母的,与过世母亲的。但这些人物关系,既没有建构出复杂的人物冲突,也没有深入展开。这种非典型的人物关系设计,令人耳目一新。

 


极致的生活流——无主题变奏

 

这部剧的主体部分,真正让大豆田的世界变得充盈、自足的,是大豆田生命中那些细碎又微不足道的细节。

 

坂元似乎把所有心力都放在了大豆田永久子日常生活的种种琐碎细节上:想要不脱鞋把跑进鞋子的小石子抖出来,做转体运动时永远与别人相反,穿着运动服进入时髦的面包店,一开柜门就散落一地的意面,口腔溃疡,错位装不回去的纱窗门,撕酱油包溅落到白色衣服上,浴缸的热水坏了,吃水果三明治时水果总漏出来。可以说,所谓「人物」,正是这些无处不在的细节的总和。

 


坂元一向擅长通过生活细节来制造戏剧性、推动叙事进程,而不是依靠外部戏剧冲突来推动叙事,比如《最完美的离婚》中用做饭这一日常琐事来表现男女主角关系的变化。但到了这部《大豆田》,他做得更为彻底,只保留了大量细节,却不再用细节来推动叙事。

 

坂元裕二近乎强迫症一样描写这些日常生活中最细枝末节的琐事,不厌其烦。一方面,他是生活的严肃观察者,貌似注意到了所有的细节——生活混沌地充满细节而极少引导我们去注意,但艺术作品教会我们如何留心。

 


另一方面,他又轻松地处理这些细节,用幽默自嘲的方式呈现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时刻以及个体生命中最私人的感受。这些琐碎的细节,在很多叙事作品中,往往是被剔除的冗余时刻,但在坂元的作品中,这些构成了日常生活的领域——现实的一切其他形式的母体。而且,坂元也没有赋予这些细节明确的意义与价值。

 

相对的,在《大豆田》中,大情节全部被省略,从情感关系到事业发展。比如三个前夫为什么与她离婚,什么时候离婚的,比如以结婚威胁大豆田的无良社长和大豆田之间的冲突如何解决的,或者公司被收购的危机到最后怎么化解了。经常是一件事情发生了,却不知道后续发生了什么。

 


坂元无意讲述生活中所有重要事件的前因后果,这个故事以及其中的各条支线,似乎都散漫的不存在一个故事层面的开头与结尾。可以说,坂元彻底地抛弃了因果律。

 

最狠的是,第6集故事进展到一半时,前半段的四个女配角集体下线。大豆田的闺蜜突然意外离世,三个前夫的暧昧对象集体表白又谢幕退场。前六集的叙事线与四组人物关系,全部被掐断。这几乎违反了剧本写作的所有规则。

 


接下来的第七集,仿佛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故事,小田切让闪亮登场,迷倒之前支持前夫一号二号三号的所有观众们,与女主角展开一段清新不落俗套的恋情。

当所有人期盼着两人终成眷属时,出场三集后,万人迷小鸟游(小田切让)再次瞬间离场。留下被坂元的灭霸响指打得猝不及防的观众们,不知女主角/自己该何去何从。

 


坂元这次疯的程度,近来大概只有宫九在《我家的历史》最后一集可以相比。这样突然中断的叙事结构,实实在在地挑战了观众对于一个故事的心理预期。

 

虽然喜欢坂元的观众都熟悉他对细节的这种迷恋,但他这次确实走得太远,太过随心所欲,以至于一部分观众摸不着头脑,开始脑补了各种各样的故事,比如大豆田最爱的是笼目这种美好深情的百合情节。也许因为笼目这一人物太有个性和超凡脱俗,死亡又没有任何铺垫,习惯了在电视剧这种大众文化产品中看到完整叙事线的观众,不免要通过蛛丝马迹试图补全一个人物的情感逻辑与行为逻辑。

 


为什么坂元如此彻底的抛弃了情节线、因果律与戏剧冲突?这其实与他一直以来的创作理念密不可分。

在2018年NHK纪录片《职业人的作风:致艰难生存的你~编剧坂元裕二》中,他这样阐释自己的创作理念,比如「人的形象是由细节堆叠勾勒出来的」「戏剧的本质就是描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剧正是坂元彻底贯彻自己创作理念的最新实践。

 

人与人的关系——相遇与别离

 

所以,面对这个故事时的种种疑惑,比如,这个故事的主线是什么?为什么设置大豆田与三个前夫这种近乎理想的人物关系?突然下线的前夫的三个暧昧对象和小鸟游又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坂元想要写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就忽然能够全部理解了。

 


对于这样一个似乎是从生活中生长出来的故事,试图拎出一条主线,去总结、概括一种生命的叙事主线,其实有些买椟还珠的意思。但如果非要勾勒出一个相对清晰的轮廓,这个故事可能是关于一个想要追求幸福的独立女性的生活。

 

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细节暗示了这一主题——那扇经常脱落但又无论如何都装不回去的纱窗门。这是故事开头大豆田解决不了的日常烦恼,她希望有人可以帮自己装纱窗门。中间新的恋情出现,那个人随手就主动帮她装上了纱窗门。最后,当她决定继续一个人生活时,父亲不经意间帮她装好了。而结尾处,大豆田终于自己学会了装纱窗门。


《大豆田》没有用一种坚硬、强悍的女性主义视角来讲这个故事。即便婚姻失败了三次,大豆田还是期待爱情。她在开头对三名前夫发表宣言,自己依然想结婚。这不是一个大女主不需要爱情的俗套叙事。

 

第9集,选择一个人生活的大豆田,讲出了自己的脆弱和孤独:「虽然一个人也过得下去。但逃不过孤单寂寞」。如果坂元写到这里停笔,又似乎太过自怨自艾。于是,这段自我剖析这样接着展开:「我讨厌这种感觉,但就因为讨厌这种感觉而找个人交往,自己却不喜欢这样的自己的话,到临了还是一个人。我想跟自己喜欢的自己在一起」。大豆田问前夫:「一个人也能收获幸福的吧?还是行不通的?」

 


大豆田永久子这个人物的闪光之处,恰恰在于这种对于自己生活的不确定性。一个坚信自己生活更幸福的女强人过于笃定,一个一心渴望爱情和亲密关系的女性又过于脆弱,大豆田的摇摆与不确定性也让这个人物更加真实也更加柔软。

 

不想孤独,于是想要爱情,但是没有的话,似乎也没有关系。既敞开,又自足,既有脆弱的时刻,也能坚强地活着,这也许是一个独立的当代女性最好的姿态。

大豆田的生命中有朋友(闺蜜、三个前夫),有家人,但我们也意识到,虽然有身边人的爱,但那些悲伤沮丧,那些生活中艰难与挫折,也只能自己承受、自己度过。

 


第10集有一个看似突兀、其实却必不可少的插曲。大豆田意外发母亲三十年前写给恋人未曾寄出的情书,她和女儿一起去拜访母亲的恋人,发现母亲原来是同性恋。她也从母亲恋人的口中更加懂得了母亲:「她爱着自己的家庭是事实,想要得到自由也是事实」。但母亲最后选择了家庭,而母亲的恋人则选择独自生活、独自老去。这两种人生,似乎没有高低之分,没有哪一种比另一种更幸福。

 

这难道不也是大豆田的人生选择:她离婚再婚是为了寻找伴侣一起生活,但最终又选择了一个人生活。我们甚至也无法确定,她之后会不会有新的选择。

 


这当然是一个女性的生命叙事,但坂元不止想说这么多,否则就难以解释三个前夫戛然而止的三条感情线。作者想通过这些出场又中途离场的朋友与恋人们,告诉我们什么?

 

我觉得,坂元要写的,其实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们相遇、相爱、或者还来不及相爱、又或者相爱后又不再爱了。然后,不得不面对离别——生离或死别。夫妻可以变成亲人、路人、朋友甚至仇敌,朋友可以变成陌生人、熟人、甚或是阴阳两隔,这是坂元的悲观与现实之处。同时坂元也不无乐观地表达,「把创伤变成美好的回忆,这才是人生啊」。大豆田经历了三次失败的婚姻,但三位前夫也变成重要的朋友,成为她生命与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坂元从来不是一个过于天真的作者,他不是看不到现实中的种种矛盾与困境、人性中的幽暗与卑微,在《母亲》《尽管如此也要活下去》《女人》《问题餐厅》中,都有阴冷、残酷、刺痛的部分。但坂元的温暖之处在于,他还是相信人与人之间深深的羁绊,也相信人与人之间建立各种各样美好关系的可能性,这种相信不无理想主义,但你不能说这是虚假的。

因此,以现实的复杂来指摘本剧中大豆田与三个前夫的关系太过童话的论调,未免过于武断,也许只是我们看过太多现实的利用与算计,才会觉得剧中过于美好的人和人物关系不够真实。

 

金子茂树的技巧,是那种明明白白的好,人物之间的对话、人物的关系、事件的走向都非常清晰。

但坂元的好,在于一种模糊的艺术。坂元曾说,「怎样才能不用直白的方式,传达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呢」?《大豆田》中,我们能看到一些堪称典范的对话创作技巧。比如第5集结尾,大豆田忽然发现前夫田中这么多年来喜欢的人,其实是自己的闺蜜笼目。这其实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时刻,混杂着震惊、伤心、失落,但坂元这里的笔触无比轻灵,不落痕迹。

 

 

大豆田(对着田中):

「你上次送我的袜子,是这么一回事吗?……

是因为这样,才送的吧?……

原来是这样啊,我知道了」。

 

因为伤心,几乎没有勇气用语言说出这件事。因为震惊,每一个问句之间都没有停顿,似乎害怕对方亲口说出肯定的答案。这种一方自说自话,另一方欲言又止的对话之神妙,让我忍不住一直反反复复观看与回味。

 


还有第7集,笼目死后,田中独自去旅行,回来与大豆田吃饭聊天。两个人聊到了咖喱、蔬菜汁和北海道的旅行,聊了女儿的入学礼物,但两人一直没有提去世的闺蜜。直到前夫离开时两个人站在门口。

 

田中问:「你还好吗?(停顿)——抱歉」。

大豆田回复:(短暂停顿)「抱歉」。

 

两个人心中的悲伤无法言说,也只能互道一声抱歉。我看到有不少对这两句「抱歉」的潜台词的分析,都有道理,但却都不是唯一的解释。坂元没有用冗长确定的对白,把这种复杂的内心情感具象化,反而用了最平淡的两个短句对话,恰到好处地构造出此时此刻那种难以言说的现场「空气」与「空间」。

 

所以,即便之前曾不遗余力地赞美《短剧开始啦》,到最后我还是觉得,《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如同一曲轻巧灵动、柔软温暖的无主题变奏,既无比自由,又举重如轻,这种不拘一格的「自在」才是我心目中的本季最佳。

 


 


相关电影
  • 四重奏

    四重奏

    8.6

    主演:杨贵媚,王欣逸,邓九云

  • 相关影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