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棉田上织就人间烟火,影展佳片《地上的云朵》定档5月7日
近日,聚焦新疆棉农真实生活的纪录电影《地上的云朵》官宣定档,影片将于5月7日登陆人民院线。
电影由导演刘帼轶执导,先后斩获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影片展映单元”唯一入围的中国影片、第三届华语纪录片电影大会“年度特别推荐导演”荣誉、入围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金椰奖主竞赛单元,并入围第37届荷兰阿姆斯特国际纪录片节Docs for Sale单元,凭借高品质与好口碑入选中央新影集团年度重点影视节目片单。
从“棉田”到“人间”:一场土地和生命的共生叙事
在新疆南部的阿瓦提县,棉花不仅是生计的依托,更是土地与生命的对话。纪录电影《地上的云朵》,以沉静而深邃的镜头语言,讲述了这片土地上两户棉农的家庭故事。影片跨越四季,记录下艾尔肯一家与赵强一家从棉花播种到采收、售卖全过程的汗水与欢笑、意外与温情,也记录下了新疆棉农通过坚韧和智慧完成与土地“双向奔赴”的细节瞬间,展现了中国乡村土地上最本真的生命图景。
沉默的凝视:生活是真实与诗意的交织
为捕捉最本真的生活肌理,影片采用“直接电影”的观察式拍摄手法。创作团队以观察者的姿态将镜头隐入棉农的日常。摄制组以两个机位、两位摄影师“隐形”驻守在每个被记录的家庭里,与棉农同吃同住,直至对方卸下防备,将最私密的忧虑与喜悦袒露于镜头前。
没有预设的剧本,只有生活本身的跌宕起伏。导演坦言:“拍摄不是为了猎奇,不是为了完成一个既定的主题去拍摄,就是要靠耐心等待。”片中,从棉价波动到采棉机难找,从棉田里的晨昏交替到炕桌边的日常絮语,从艾尔肯家送别女儿的温情到赵强家妈妈教儿子学习背诵的剪影,正是这些充满血肉感的真实瞬间所写就的“意外之诗”,共同编织出一张超越地域与民族的情感网络。
真实的力量:情感共振比争论更具穿透力
《地上的云朵》所释放的真实力量也跨越了文化和国界。影片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展映时,外国观众惊叹于“家庭情感的共通性”——父亲为子女奔波的焦虑、收获时的集体欢庆,与全球农民对土地的依恋如出一辙。 而此前影片在欧洲展映时,也有观众坦言,影片中的家庭让她想到了自己同样的农民家庭,非常理解农民对价格变化的压力,也对片中父亲对女儿的嘱咐有共情。更多外国观众则表示通过影片重新认识了新疆,并感慨:“原来这才是新疆采棉人的真实生活。”
定档5月7日,邀世界倾听新疆棉田的美丽脉动
这里没有刻板的标签,只有土地与人的诚实对话;这里无需煽情的旁白,因每一株棉花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5月7日,《地上的云朵》将以细腻克制的真实影像,邀请观众走进影院,触摸新疆棉田的脉搏,重新审视“劳动”的价值与“家园”的意义。希望每一位观众走出电影院的时候,能记住的不是‘新疆’或‘棉花’,而是那些在土地上弯腰、奔跑、歌唱的人。
相关影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