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电影 > 资讯正文

北京展映丨大师回顾:纪念安哲罗普洛斯,凝视永恒的诗意风景

猫眼电影
 8288 次阅读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1935-2012),享誉世界的希腊国宝级导演、深受中国影迷热爱的电影大师,以独树一帜的长镜头美学,非凡的时空调度等创造性的电影书写,为世界影坛留下熠熠生辉的永恒风景。于动荡、战乱、政治阴影中出生、成长的安哲,终其一生致力于以电影的方式,对历史与生命投以深刻的思辨和悲悯。

旅途,边界,放逐,人类的宿命,永恒的回归,安哲说,这些主题追随着自己,“人执迷的一切将决定自己的命运。人一生只能拍一部电影,就像同一个主题的变奏与赋格”。对于电影,安哲曾有如许告白:“如果有幸能选择自己的死亡,我愿意死在电影拍摄的过程当中”——而这竟终成宿命式的谶言。当地时间2012年1月24日,在去往新作《另一片海》的取景地时,安哲遭遇车祸离世,生命在关于电影的一日中抵达永恒。

斯人已逝,光影永存。对家国与个体命运的关怀,对历史与政治的反思,对电影美学的极致求索……当我们回望安哲的创作,会发现他在许多意义上都为当今世界留下了重要的精神启迪。值此安哲罗普洛斯逝世10周年纪念之际,北京展映特别安排超高规格的安哲电影回顾展,将放映从短片处女作《放送》、首部长片《重建》到谢幕之作《时光之尘》在内的14部作品,涵盖“希腊近代史三部曲”“沉默三部曲”“巴尔干三部曲”等系列史诗中的传世名作,《流浪艺人》《雾中风景》《永恒和一日》等均在其列,旨在对安哲的创作生涯进行深入、系统的回顾。

本次展映获安哲遗孀菲比·伊科诺莫波洛斯·安哲罗普洛斯亲自授权,并得到希腊电影中心的大力支持。这是内地近十年来规模最大、作品最多的安哲电影回顾展,绝大部分作品为首次在京放映。

我们以这场难得的光影盛事,向这位电影巨匠表达至深的缅怀与至高的敬意。


放送 The Broadcast(1968)


《放送》是安哲珍贵的短片处女作,在新浪潮风格的影像中,以一场“寻找理想男人”的真人秀,揭露虚伪幻象,反思媒体权力。


重建 The Reconstruction(1970)


到创作首部长片《重建》时,安哲的思辨意识更加明确,他开始直面“另一个希腊”,将目光投向浓缩了社会现实的凋敝之地。在这部不同凡响的反类型佳作中,导演通过“重建”一桩谋杀案的犯罪过程,关注衰败的乡村境况,折射希腊的社会积弊。于本片中萌芽的诸多母题,在安哲此后一生的创作中不断延续与升华。


1936年的岁月 Days of 36(1972)


安哲以《1936年的岁月》开启了“希腊近代史三部曲”的创作历程,这也是他的首部彩色长片。这部借古喻今,影射希腊当局专制独裁的力作,获得了柏林电影节费比西奖。720°超级全景镜头等令人屏息的场面调度,亦彰显了安哲打造标志性电影美学的勃勃雄心。


流浪艺人 The Travelling Players(1975)


《流浪艺人》是安哲扬名世界、奠定大师地位的顶级神作,获戛纳电影节费比西奖等多项大奖。影片以一个剧团1939-1952年的苦旅,描摹希腊的动荡历史,也标志着安哲电影美学走向成熟。全片用仅80个镜头的极致运镜,完成了近4小时的史诗叙述。


猎人 The Hunters (1977)


“希腊近代史三部曲”之三《猎人》是安哲早期重要作品。本片在奇绝精妙的时空转换中,引领观众目击历史的幽灵于舞台中央徐徐现身。


亚历山大大帝 Megalexandros (1980)


《亚历山大大帝》是安哲创作的分水岭,他用这部斩获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费比西奖的史诗,完成了对“希腊近代史三部曲”以来关注的政治、历史问题的超越,对权力、制度本身进行了深刻思辨。本片也是让黑泽明赞叹不已的影像杰作——“这部影片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摄像机带来的欢愉,这是电影艺术最彻底的意义”。


雅典,重返雅典古卫城 Athens,Return to the Acropolis (1983)


安哲难得一见、绝无仅有的纪录片。导演在这部优美的作品中融入了自己标志性的长镜头和对诗画的匠心改编,与对记忆与过往的叙述一道,完成了一次直抵历史深处的归乡之旅。


养蜂人 The Beekeeper (1986)


在“希腊近代史三部曲”等创作结束后,安哲把焦点从对希腊沧桑历史下的群像呈现,转向了对大时代中流离个体的深切注视,“沉默三部曲”(又称“漂泊三部曲”)就此诞生。

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的《养蜂人》,是“沉默”系列的重要作品。在本片中,意大利国宝级男演员马塞洛·马斯楚安尼与安哲首度合作,共同谱写了一曲纯粹感伤的生命悲歌。


雾中风景 Landscape in the Mist (1988)


三部曲终章《雾中风景》,是一则关于追寻与成长的残酷寓言。本片是安哲最负盛名、最为影迷钟爱的杰作之一,夺得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


鹳鸟踟蹰 The Suspend Step of the Stork (1991)


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安哲开始创作立意更加深远、情怀更为广阔的“巴尔干三部曲”(又称“边境三部曲”)。首作《鹳鸟踟蹰》在世纪末的忧郁中,聚焦难民问题、关切巴尔干的隔阂与纷争。这是一部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杰作,仅凭界河婚礼一幕和宛若神迹的结尾,就足以名垂青史。


尤里西斯的凝视 Ulysses’ Gaze(1995)


系列第二部《尤里西斯的凝视》,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梦幻巨制,荣获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费比西奖。本片中,安哲以无与伦比的高超技巧,在时空交错中凝聚多重叙述:追寻遗落的电影胶片,触摸巴尔干的苦难历史,探索仿徨心灵的归途。


永恒和一日 Eternity and a Day (1998)


《永恒和一日》作为“巴尔干三部曲”终章,堪称安哲动人至极的完美作品,斩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本片超越具象的边境与家国之思,用对死与生、爱与孤独的深情凝视,铸就了不朽的影像之诗。


哭泣的草原 Trilogy:The Weeping Meadow(2004)


在思考家国边境、生死边界等深刻议题后,安哲于新世纪之初启动了更加宏大的“希腊三部曲”。他认为,这个系列将是他一生跨越文学、哲学和电影等不同领域成就的总结。

在此背景下,首部曲《哭泣的草原》应运而生。这部恢弘苍凉的悲情史诗,是安哲的集大成之作。本片以卓绝的影像表达、深沉的历史视野再现家喻户晓的希腊神话,在个体与家庭的颠沛命运中,照见时代的风云变迁。


时光之尘 The Dust of Time(2008)


安哲的遗作、“希腊三部曲”之二《时光之尘》,在时空流转、虚实相生中尽显导演强大的创作生命力,既是跨越历史与国境的野心之作,也是时间灰烬中温柔的电影之梦。

在收到展映邀约后,菲比·伊科诺莫波洛斯夫人在给北影节的信中这样写道:“我们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北影节提供了放映西奥作品的机会,希望中国的年轻观众能像前人一样欣赏他的作品!”

让我们带着这珍贵诚挚的祝愿,一起见证大师作品永恒的荣光。



相关电影
  • 少年与海

    少年与海

    7.4

    主演:于坤杰,李蔓瑄,孙心福

  • 相关影人
    热门评论
    • 夏兰云婷
      北京
      大师的作品不朽
    • Ming坤
      北京
      老人与海
      内容已被删除
    • 小chan1001
      上海
      gyy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