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故土与记忆的银幕挽歌 《野果之歌》12月2日登陆全国艺联
![]()
对故土与记忆的追寻与感怀,是每个人心灵深处的情感投射,而故乡,也渐渐成为了回不去的远方。作为一曲献给旧日的银幕挽歌,由青年导演李彬斌执导,袁家欢、陈宣宇主演的《野果之歌》将于12月2日于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上映。
![]()
饱含诗意、如梦的影调和氛围,《野果之歌》已获得诸多电影节展的肯定,影片在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举行了全球首映,收获“费穆荣誉·特别表扬”;获得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优秀制作中项目”荣誉;入围第22届意大利亚洲电影节新秀单元、第十届重庆青年电影展长片主竞赛单元、2022年海浪电影周产业荣誉。备受观众和业内电影人的好评,这部充满巴山独特风貌与人文关怀的电影,邀请观众走进影院,一同感受这份沁润心灵的故乡晚风。
![]()
近年来,尽管已经有很多关注到故乡、小镇青年、无根、流动迁徙的青年电影,但《野果之歌》的独到之处,在于成功地打造出恰如其分的怀旧和复古。在影片里,摄影构图、美术置景等视听手段在氛围营造方面十分用心,作品呈现的画面并非简单的元素堆砌,而是恰到好处地编织出了一种时而梦幻、时而迷惘的空间感,使得寓于其中的人物、桌几、砖瓦、农田、山野,还有一切代表着旧日美好的老物件儿,都悠悠泛出一股特有的韵味,能让游走于世俗的匆忙行人,在幽蓝的银幕内获得即刻的沉淀。采用固定远景长焦镜头捕捉大巴山原始而野性的自然风光,影片营造出如静态拙朴老照片般的影像风格,也放大了自然景致的魅力,使得这片地域空间显得神秘莫测、情绪饱满,让观众在诗意的影像中,与片中角色的精神世界产生共鸣。
![]()
尽管《野果之歌》的讲述聚焦于山中村落的此时此地,但影片的叙述空间,却随着角色故事的道出,而生发出丰富无穷的他时他地。这方天地仍聚留着许多牵挂往事的故人:年轻却惆怅的姑娘,年迈且执拗的婆婆,失意又落魄的中年人,还有许多面目模糊的村民,都在絮絮诉说着对旧人旧事的无尽怀念;故土予人安逸宁静,但这里终有世事不解的鲁钝;为生计奔波、不得不离开这个桃花源,是每个处于发展的世界中的人的宿命;而外面的世界,纵使充满了不确定与孤独,却又承载着无限的可能性与希望,吸引着漂浮的游子们一次次踏上归途或征途。《野果之歌》中对故土故人的柔情描摹,内含着导演李彬斌对其家乡所在、陕南地区的深厚情感。电影的拍摄地大巴山是陕西、四川、湖北、重庆四省市交界地区山地的总称,有着非常独特的自然物候和文化习俗。在影片中,包括导演在内的主创团队用细腻眼光捕捉到这片山区原始神秘、温润隽秀的地域气质,也让一个有灵有情的世界,透过银幕走入观者的心中。
![]()
徘徊于故土的牵绊与外部世界的召唤之间,何去何从,如何取舍,这正是每一个现代人,尤其是像主角陈羽这样的漂泊者所共同面临的课题。
![]()
由此一来,《野果之歌》也具有贴近现实的意义。村落里留下的人,除了社会学意义上的留守之外,更是心灵和肉身的留守,他们面临的亲人远离、成长困境、代际矛盾等问题能够引发全年龄观众的共鸣,也让我们透过银幕表层的温度,再度触摸到乡土那条温热的情感纽带而重返心灵的深处。以游子陈羽的视角,《野果之歌》串联起这些故土的缩影,从而提醒我们,在急速变迁的时代洪流中,不要忘记停下脚步,去感受那种复杂微妙的故土情结。
![]()
《野果之歌》将于12月2日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上映,诚邀观众一起走进影院,通过这段鲜活的影像记忆,完成一次对故土与自我的影像记录与追寻。
相关影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