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幻境一瞥惊鸿 电影《聊斋:兰若寺》北京首映礼引爆期待
电影《聊斋:兰若寺》7月8日在北京举行首映礼。电影《聊斋:兰若寺》监制于洲,导演崔月梅、刘源、谢君伟、邹靖、黄鹤宇、刘一林,制片人宋依依,配音指导杨天翔及部分配音演员出席活动现场,和观众一起沿中式志怪的文化脉络,探寻东方幻境。影片由《长安三万里》原班人马创作,作为“新文化”系列第二部作品,以一个主线故事串联《聊斋志异》各个经典篇章的叙事风格,让观众在新奇之余,又能回味原著的短篇小说风味,首映口碑引爆,收获不同年龄段好评无数。电影将于7月12日全国上映,预售火热进行中!
与君共赴幻境 主创现场揭秘“追光最强”制作匠心内幕
和过往的很多电影作品不同,《聊斋:兰若寺》采用故事集的形式,主要是为了还原原著《聊斋志异》短篇小说的风格,所以不管是串联全片的主线《井下故事》,还是对五个《聊斋志异》经典故事的演绎,都不是“一人一个”的简单分工,在作品中交流协作,取长补短,才是“追光式”故事集在创作中独特和优势之处。
虽然都是第一次当导演,但执导《崂山道士》篇章的崔月梅和刘源,一位曾担任《长安三万里》、“白蛇”系列、“新神榜”系列的角色设计总监,另一位则是《白蛇:缘起》、《新神榜:哪吒重生》的故事板组长,都是妥妥的“老员工”了。不过在这个篇章里,他们却选择了求新突破,崔月梅导演“希望用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一下把大家带进聊斋这个充满中式浪漫和神秘诡谲的世界。”于是毛毡风格第一次出现在了国产动画电影中,而诙谐有趣的故事背后,是单镜头渲染时长高达70万核时的超高工作量,更是探索如何用创新玩法讲好传统文化故事的不懈追求。
创新的勇气从来不属于某一个人,谢君伟导演执导的《莲花公主》将故事主人公改编成了小孩,可爱形象萌化无数观众。对此,谢君伟表示:“希望窦旭和莲花的冒险,能带领大家找到内心最纯真童趣的那一面,成为坚持前行的动力。”
同为《长安三万里》导演,邹靖导演这次独立执导的《聂小倩》给了大家极大的惊喜,至于为何做出这样的改编,邹靖导演觉得“鬼魅横行,人心不正的乱世之下,会让聂小倩和宁采臣这对‘人鬼恋’跨越的阻隔和艰难更多,张力也更强。”对此宁采臣的配音演员谷江山也心有戚戚“给宁采臣配音的时候觉得他是比较压抑的,但遇到小倩之后,他因为时代背景所赋予的坚硬被逐渐变柔软,其实坚硬和柔软是不冲突的,是唯美的。”
和乱世奇情,东方鬼魅的《聂小倩》截然不同,邹靖导演参与的另两个篇章都有一定的喜剧元素。其中他和刘源导演共同执导的《鲁公女》将青春浪漫,至情至性的氛围发挥到了极致。刘源导演心目中的鲁瑛和张于旦,是“一种超越了生死、时间和突破命运桎梏的真挚情感,希望大家能看完这个故事以后,带着一种圆满的心情,一种非常满足的离场感离开。”而张于旦配音演员孙路路青春真挚的声线条件,完美地呈现出这种效果。
电影中执导人数最多的《井下故事》,亦是电影“1+5”叙事结构中的串联主线,不管是对于剧情设计,抑或声音演绎都有颇高要求。曾在《长安三万里》中为程监军一角配音的卢力峰,此次担任蒲松龄配音,在“有才”和“有趣”之间的精准拿捏,获得了黄鹤宇、刘⼀林、邹靖三位导演的一致好评。在黄鹤宇导演心目中,“井下故事其实是大家跟随蒲松龄先生在一寺一井一树的沧海桑田中去看聊斋故事和真情故事,其实它承载了我们对于经典故事的致敬,还有对于创作者执着的致敬。”
而刘一林导演则对她和黄鹤宇导演共同合作的另一个篇章《画皮》感受颇深,虽然让很多女性观众感同身受,但刘一林眼中的《画皮》不是对婚姻的唯一看法,更是一种解法。“希望大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积极面对,不要逃避。”
六个风格迥异的篇章。六位性格鲜明的导演,制片人宋依依直言,“《聊斋:兰若寺》这部电影可能是我觉得制作很漫长的一部作品,因为这部电影中不仅有丰富的聊斋世界,也有故事集结构与长篇故事(磨合)的用心。希望大家在看完《聊斋:兰若寺》之后,可以像电影中一样,能觉得明天永远比今天好。”
文化基因解码 影人学者齐聚助力国产动画大银幕新突破
当天活动现场也是嘉宾云集。配音指导杨天翔为大家介绍了电影实力强劲的“配音天团”,卢力峰、陈子平、傅铂涵、橙璃、刘校妤、谷江山、谢轶辉、傅婷云、杨默、孙路路等现场还原角色名台词的场面堪称一场再难复制的“声音盛宴”。
电影的两位编剧出现也为活动增色不少,编剧沈君乐为大家解释了何谓中式志怪:“中国的志怪文化是根植在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土壤上的,在那些志怪故事里面,我们能看到的是人性、人心、人情世故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与愿景,我觉得这个是我们志怪文化的核心。”而另一位编剧张雪杰,则希望“通过故事集这样的方式呈现电影,大家能够了解到蒲松龄先生笔下的舍与得、善与恶、因与果的一个丰富的聊斋世界,我们也希望每一位走进影院的观众,都能在某一篇章找到自己心中的聊斋。”
陈祉希眼中的《聊斋:兰若寺》“是追光在一个全新领域尝试的成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这六个故事里找到自己的所喜、所爱和感动的篇章,而我们的影片也做到了兼容全部年龄群的观众。”对此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红卫深表赞同,“我认为像《聊斋:兰若寺》这样去做更多新尝试、新可能,才能把更多观众召唤进电影院,这一点更是比电影本身更具有意义。”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导演、编剧张冀则是从剧作者的角度与电影创作者产生了共情,“这样一部作品让我们在传统与现代、多元与单一(创作形式)之间让我们看到动画电影人对中国电影的雄心壮志。”总说来自同行的夸赞尤为难得,但对于《聊斋:兰若寺》,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教授陈廖宇却毫不吝啬夸奖,一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就从《聊斋:兰若寺》第一个必须好。”让大家看到了好作品的含金量,更看到国产动画电影领域的欣欣向荣和惺惺相惜。而叫兽易小星看来,《聊斋:兰若寺》是一部能勾联童年的作品,“它既有中国古典浪漫主义的情怀,又有后现代结构主义的创新,让人看得非常过瘾,也让我这个岁数的人找到了小时候坐在电视机前面看动画片、追动画片的感觉。”演员蔡文静和翟子路都觉得这是一部属于不同年龄段都喜欢的作品,前者认为“‘1+5’的故事结构非常有意思,每一个新聊斋故事出现的时候,我都感到特别惊喜,而每一个不同的故事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情绪和感动,我希望这样的故事可以走进更多的小孩子们、大人们的心里。”后者则表示“看《聊斋:兰若寺》就像读书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故事的方式,但却都能从电影《聊斋:兰若寺》里找到属于自己内心角落的一部分,把内心最真实那一面映射出来,而这部电影也真正做到了覆盖不同年龄层的观众。”惊喜现身的蒲松龄第十三世孙蒲胜业同样对电影表达了高度认可“《聊斋:兰若寺》的故事形式还原了蒲松龄原著的风格,并在不同篇章融入了多种传统文化元素,如宋画、古建筑等,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继承发扬并传播了这些优秀文化基因。作为蒲松龄先生的后人,我很敬佩。”
“《聊斋志异》可以说代表着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聊斋的奇幻世界单纯从文字来表达,它是有限度的,而《聊斋:兰若寺》用动画电影的形式把《聊斋志异》本身具有的无限可能性展现出来了。片子的角色用至情至性去对抗命运,他们的生命灿烂了起来。这也是我在《聊斋:兰若寺》里看到的对蒲松龄先生精神的一种体味和淋漓尽致的表达。”复旦大学文学系教授骆玉明的这番话,也许就是对于观众为何如此喜爱《聊斋:兰若寺》原因最好的诠释。
电影《聊斋:兰若寺》将于7月12日全国上映,预售火热进行中。东方幻境,暑期开启!
相关影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评论